zzsss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盘盘搜小说网panpans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穆桂英恋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我儿文广,现在真是越来越懂事了,竟自个儿研习武艺,将来必类尔父,可为国之栋梁,为天子排忧解难。”
就在此时,忽然杨府鼓楼上鼓声大作。穆桂英惊问左右:“出了什么事?是谁下的令,在鼓楼上击鼓?”天波杨府乃大宋军旅世家,府上是有规矩的,凡是鸣鼓,全府上下,无论男女老幼,皆要披挂整齐,到银安殿听候调遣。而在这个府里,也只有佘太君和穆桂英才有权力可下令鸣鼓集合。自从三年前,穆桂英平定了西夏的战事后,府里再也没有鸣起集结的战鼓。
一名丫鬟慌张地跑来禀告:“少夫人,平西王过府,老太君下令着急众夫人,在银安殿集合!”
穆桂英思忖道:“这平西王狄青的儿子狄龙,前几日刚砸了我家的闹龙匾和下马牌坊,今日忽然到府,不知有何要事?难道是来赔礼道歉的么?”
思忖间,鼓楼上第二通鼓声想起。杨府规矩:第一通鼓响,全府准备;第二通鼓响,全身披挂;第三通鼓响,全府上下齐到银安殿恭候。穆桂英急忙对杨文广道:“吾儿文广,速去地窖躲藏起来,莫让外人瞧见了。”为什么全府集结报到的时候,杨文广确要在地窖里躲藏起来呢?原来,三年前穆桂英的丈夫杨宗保远征西夏,不幸战死身亡,穆桂英代夫出征。不想文广却患了重病,老太君遍求名医,终于将文广医好了。因杨家几代,皆在沙场阵亡,如今仅留下一棵独苗杨文广,虽文广还是年幼,但不假时日,也可以上战场征战了。为了保全杨家最后的血脉,佘太君胆一大,心一横,便向天子上了一道奏章,谎称杨文广病死。天子信以为真,感念杨家几代忠烈,特赐金匾一块,上书“为国绝后”。正因如此,杨家对杨文广的存在也是讳莫如深,因为此事一旦败露,必将全府背上欺君之罪,搞不好会落个满门抄斩。
杨文广也知道事态的严重,二话不说,收拾起兵器,退回地窖去了。穆桂英招呼丫鬟,回到闺房顶盔带甲,等她赶到银安殿的时候,正好第三通鼓响。
银安殿上,佘太君面如沉水,端坐如钟,两旁众寡妇太太都披上了久违的战甲,穿袍束带。老管家杨洪吩咐众家丁,大开府门,恭迎平西王狄青。少顷,杨洪便带着狄青穿过院中的石面甬路,来到殿首,大声报道:“平西王爷到!”
平西王狄青身披金色锦缎龙袍,腰束玉带,面如重枣,五绺灰白的长冉垂在胸前,迈着虎步霍霍生风,面目不怒自威。他来到银安殿内,众寡妇细看,狄王爷的脸上似有深深的悲切之情。但他很快掩饰住自己心内的悲伤,向坐在正中的佘太君深施一礼,恭谦地问候道:“晚生狄青,特来向老太君请安。”
太君起身还礼道:“阁下身居王位,又是皇亲国戚,实不敢领受如此大礼。”
穆桂英一边连忙吩咐丫鬟给狄青看座。
等狄青在椅子上坐下之后,佘太君又问:“王爷驾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狄青在椅子欠身道:“小王平日少来贵府问候,今日特来向太君请安。”他停了一下,继续说,“前日小王的两位犬子,狄龙、狄虎二兄弟,路过贵府,砸了下马牌坊,此事管家狄安已禀明在下,在下已将二子痛责。他二人久居鄯善国,不懂我大宋京城的规矩,不过这也是在下教子无方,在下特来向太君请罪。对此太君如何治二子的罪,在下也是一一领受,绝不敢有任何怨言。”
佘太君听了狄青的一番言语,立即将前日被狄龙狄虎砸了牌坊的怨气一消而散,转怒为喜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想我狄杨两家世代通家之好,此事若是圣上不怪罪,老身定也不再追究。还请王爷不要再将此事挂念在心上。”
狄青低下头,连连称是。但是坐在那里,却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
太君见狄青似还有话未说,便另找了话题问道:“听闻南唐作乱,圣上令大太保狄龙暂挂帅印,在东门校场比武,不知胜负如何?”
狄青哀叹一声,脸上悲伤之色愈发弥漫开来,却仍是一副欲言不言的样子。
太君见状,道:“王爷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狄青这才开口道:“犬子狄龙,在东门校场比武,今天本是最后一日。不料今日上午时分,校场忽然闯入一人,自称宋朝卿,一杆银枪打败了犬子,唉……”
太君劝道:“王爷莫要哀愁,想我大宋英豪辈出,能为国效力,也是好事啊。”
狄青摇摇头,接着说:“事情还不止如此,若真是我大宋的豪杰,夺去了帅印,本王也无话可说。谁知那个宋朝卿,抢到帅印之后,竟然夺路而逃。小爷怕帅印有失,便令狄昭、狄祥二子前去阻止。哪知那个宋朝卿却是心狠手辣,和他一个长得黑黝黝的随从一起,竟打死了小王的二子。小爷悲不自胜,领兵追赶,不料那两个人拐入贵府后门的那条巷子里,竟不见了踪影。”
穆桂英思忖:“我道狄青此番前来,是为了赔礼道歉,原来竟是追凶到此!”
再看佘太君,也是面色凝重。太君忙道:“王爷此话差矣。虽说我杨家与王爷不常往来,但杨家的事王爷也是知道的,如今杨府上下,除了一群老少寡妇,哪里还有人前去夺印?令郎狄昭、狄祥丧命,岂能是我杨府中人所为?”
狄青也急忙辩解道:“太君误会了。那个宋朝卿来历不明,小爷怕是南唐的奸细夺走帅印,兹事体大,望太君详查。”
佘太君见狄青不依不饶,又加上前日被狄龙砸了牌坊的事仍有怨气未消,厉声道:“王爷此话实在令人费解?既是南唐奸细,又岂能跑进我杨府?难道王爷怀疑杨府私通乱贼不成?”
狄青见太君来气,也不客气地说:“宋朝卿在杨府附件消失,确是小王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太君说:“既然如此,现在我杨府上下,上至老身,下至仆人丫鬟,俱在此处。请王爷仔细看看,哪个是夺印之人,速将他捉拿归案,若是我杨府众人所为,老身愿意领罪。”
狄青此番前来,本欲捉拿凶手,见太君这么说,也来了气。站起身来,向太君深施一礼,道:“敬遵太君吩咐,小王只好从命!”他一拂袖,吩咐左右道:“给我搜!”他自己退了两步,鹰目如炬,扫向银安殿里的每一个人。忽然,他看到穆桂英身后有一人躲躲闪闪,看身形极似夺印之人,便走到穆桂英跟前仔细观看。
穆桂英见他此举甚是可疑,回头一看,是杨金花躲在自己的身后不敢出来,看她的神色慌张,一副心虚的样子,便已猜到了六七分真相。但出于护犊情深,便直接把狄青瞪了回去:“狄王爷,您一直瞧着小女金华,不知作甚?”
狄青也深感纳闷,无论从脸型,还是从身型看,金华像极了夺印之人,但刚刚自己也说了,那个宋朝卿是男的,而杨金花却是女的,这就是最大的差别。他向穆桂英躬了躬身,不安地道:“浑天侯……”
正在这时,一名卫兵跑来,在狄青耳边低声道:“回禀王爷,小人在杨府的马厩里找到两匹浑身冒汗的战马,像是校场夺印的宋朝卿的坐骑。”
狄青惊问:“真有此事?”
在一旁的穆桂英听的真切,忙说:“王爷,那两匹马,正是桂英方才与家将一起习武时所乘,请王爷明察。”
狄青心生怀疑,但仔细一看,确见穆桂英额头上的细汗还未完全收干,将信将疑地问道:“是吗?”他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穆桂英,宋朝卿身材柔弱如少女,而穆桂英身材颀长,健美英武,却非同一个人。
佘太君问道:“狄王爷,你可搜到了杀害令郎的二位凶手了吗?”
狄青低下头,支吾道:“这……没有。”
“好!不过我杨府岂是你说搜就搜,说走就走的,既然你没有找到凶手,老身也势必在万岁面前参上你一本!”太君一边说,一边气得将龙头金杖在地上杵个不停。
狄青道:“既是如此,小王也将在圣上面前奏明此事!”说罢,拂袖而去。
2、闹法场狄青走后,众夫人议论纷纷,皆言狄青竟敢如此大胆,带兵私搜天波府。唯有穆桂英一人沉默不语。
佘太君示意大家安静一下,朗声道:“我天波府与狄家,素无恩怨往来。此番狄青如此妄为,怕是其中有什么隐情。众位,我杨府之中确定无人前去夺印杀人的吗?”
众寡妇齐声道:“确无此事!”
佘太君低头沉吟片刻,说:“狄青乃是皇亲,又功高盖世,此番他认定我杨家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必向圣上状告。看来,老身不得不上殿去面圣了!”她随即吩咐管家杨洪去备马,又向众寡妇道:“此番上殿面圣,必将狄龙砸牌之事奏明圣上,让天子决断是非。”
众夫人皆点头称是。
不一会儿,杨洪已备好了马,正要搀扶太君上马,忽然有人来报:“朝中的传旨来府!”太君只好带领众夫人接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