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6) (第2/2页)
雨夜带刀不带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盘盘搜小说网panpans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灵府院君、五军都总管柳子光却开口提及另一件事:“以燕山君之性情乖戾,颁诏之时难保不会生出事来,却如何是好?”
朝鲜君臣倒吸口凉气,这倒是真的,以燕山君李㦕的操蛋性格真能干出临场喊冤的戏码,到时可就难以收场了。
李怿快步来回踱了几圈,恼道:“当日寡人便说燕山君四子皆年幼势孤,存之何妨,你们偏要及早处置,若听寡人之言,今日怎会连要挟李㦕的手段都没有。”
你小子属疯狗的,逮谁咬谁,几位功臣心中腹诽,你才篡位,燕山君余党又没及时清理,那四个小子落在有心人手里便是大义名分,变生肘腋转眼事耳,我们背着骂名把人给收拾了,你又秋后算账,干的是人事么。
“王儿休得无理。”随着话音,一个盛装美妇从后殿屏风处走出。
李怿见了来人躬身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妃。”
“臣等拜见大妃娘娘。”朝鲜众臣以额触地,恭敬行礼。
来人正是朝鲜成宗的王妃,李怿生母,慈顺大妃尹昌年,众大臣可以哄着李怿当逗孩子玩,却不敢对这女人有半分轻视,成宗当年后宫佳丽如云,李㦕生母尹氏独宠后宫,却难逃被废赐死的下场,最终接替尹氏被封为王妃的正是这位尹昌年,而在其中争风吃醋挑事的两位贵人郑氏和严氏连同所生之子在李㦕即位后被杀个干净,她却一路水涨船高,先上“慈顺”尊号,又加“和惠”二字,荣宠至极时又在暗中勾连朝中重臣,一出手便废黜李㦕,扶其子李怿继位,权术手腕可见一斑。
慈顺大妃对着李怿语重心长道:“众臣深谋远虑,当日处置燕山君诸子大义当先,王儿怎能以前事咎责众卿,还不快向众臣赔礼。”
李怿俯首称是,转向众臣欲要赔礼,众人连连口呼不敢,柳洵道:“殿下当日心存恻隐,乃仁主风范,如今思来是臣等思虑不周,才有今日之惑,臣等惶恐不安。”
“柳大人言重了。”尹昌年在李怿扶持下跪坐正座道:“当日诸位以大体为重,谁又能料到如今之事,不过事到如今,只有另谋良策。”
柳洵看尹昌年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笑问道:“大妃可是已有定计?”
尹昌年笑着伸出三根玉指,道:“有上中下三策,请诸位指点。”
“愿闻其详。”
“上策,重金厚贿天使,无李㦕在场即行颁诏。”尹昌年伸出食指晃了晃。
柳顺汀颔首道:“如此自然最好,但此番来使的王廷相素有清廉之名,怕不会为些许财物坏了礼制。”
虽被驳回,尹昌年不以为意继续道:“下策,燕山君既然已经重病在身,若是暴卒亦是情理之中。”
“好,就照大妃的意思办。”朴元宗噌的站立起来,“臣即刻赶赴乔桐,把这事给办了。”
柳子光连忙把这位和李㦕有私仇的右议政给拦住,柳洵道:“切莫心急,此事若是早办也就罢了,如今钦差到来,人心思变,万一有人透漏风声,局势与我等不利,况使团中有人出身锦衣卫,擅长侦缉之事,难保不会查出破绽。”说到这柳洵一阵头疼,也不知谁安排了这个使团组合,以往来使不是进士出身的书呆子就是唯利是图的宫中宦官,这回怎么塞进来锦衣卫这帮凶神。
尹昌年似乎早料到两策不会被采纳,端起茶盏缓缓饮了一口,道:“中策便是按照诸位方才议的,要挟燕山君陪我们演这出戏。”
柳洵摇头苦笑道:“大妃娘娘不是不知,燕山君为人残暴寡恩,连抚养他成人的祖母仁粹大王大妃都给逼死,如今他诸子皆死,还有何事可以要挟他。”
柔软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茶盏,尹昌年轻轻说道:“昨日乔桐守将金良弼来启,燕山君重病在身,别无他语,只求见慎氏一面。”
众人相视一眼,已明了尹昌年之意,李㦕王妃慎氏为慎守勤之妹,和被驱逐出宫的李怿之妻是姑侄关系,为人贤良淑德,对李㦕暴政多有劝阻,不说别人,就是眼前的尹昌年母子也受过她的救命之恩,李㦕杀老爹后宫嗨起来的时候,直接跑到尹昌年宫外,用剑敲地喊她出来,尹昌年自然不敢露头,待李㦕不耐烦准备自己杀进去时,幸的慎妃及时赶来阻止,众人也多受其保全之恩,反正之后李㦕后宫杀了一批,囚了一批,单这位慎氏降封为居昌郡夫人,在其兄慎守英府中安置,这待遇连李怿结发之妻小慎氏都没有。
李㦕或许是个混蛋,但他与慎妃之间感情很深,由成亲以来共生五子四女,可见一斑。
柳洵点头道:“既如此便双管齐下,以居昌郡夫人之事迫燕山君就范,再以重利软言劝得钦差早日颁诏册封。”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朝鲜君臣把什么都想明白了,可二位钦差好像看上了三千里江山风光,一点都不着急。
王廷相倒是还好,整日里在太平馆与来访的朝鲜儒生们吟诗唱和,纵情山水,那位副使丁寿却终日里不干正事,走街串巷,游弈于两班府邸,朝鲜群臣对着二位好话说尽,恨不得把国库搬出来以示诚意,他们就是不松口册封之事。
没过几天,李怿等人就没心情操心他们的事了,建州三卫大举入侵,平安道告急,如今的朝鲜边军可不是成化年间鱼有沼率领征讨建州的时候了,边境承平日久,兵备荒怠,被建州打的节节败退。朝鲜众臣对救援的事还没议出个章程来,东海那帮子野人女真也来凑热闹,咸镜道甲山、昌城被围,咸兴府飞马告急,请求援军。
李怿这个上火,他那个大哥李㦕倒行逆施,十多年国王当的是有滋有味,要不是被自己老妈和朝中大臣联手坑了一把,估计现在还在朝鲜八道满处征集处女采红呢,那时女真人怎么没出来闹事,这帮蛮子觉得自己好欺负么,还是哪个王八蛋在暗中坑自己。
丁二爷表示很无辜,建州女真的确是他招来的,野人女真和他真没关系,历史上这帮蛮子也入侵过朝鲜,只不过延后几年,可现而今建州三卫吸引了大批朝鲜边军,这帮东海女真人只是大脑回路慢了点,又不真是傻子,这种占便宜的事岂会错过。
甲山那不毛之地丢了也就丢了,反正百姓就如同野草,割完一茬太平了还会疯长出来,可昌城是朝鲜主要产金地,万万不能有失。朝鲜朝堂上难得一次高效率,将援军飞快的定了下来,至于领兵大将么,当然不能用燕山旧臣,五军都总管柳子光当仁不让,率军救援咸镜道,右议政朴元宗领兵赴平安道解围。
两路大军开拔,李怿又要忙着命人安排粮草支援,一时间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松了口气抱着脑袋坐在欢庆殿内,唉声叹气,直到瞥见旁边裙角才发现慈顺大妃尹昌年不知何时来到身边。
“母亲!”李怿满腹委屈一语道出。
尹昌年伸手将他揽入怀中,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发,道:“别担心,我母子连这十余年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你注定会成为太祖、太宗那样的有为之君,母亲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体会着尹昌年温暖的胸膛,李怿伸手环抱住她,心情逐渐平复,静静不发一言,这样静谧的画面最终被柳洵打破。
“殿下,明使终于同意颁诏了。”柳洵兴高采烈道。
“真的。”这么长时间糟心事总算有一件开心的,李怿高兴地跳起来。
尹昌年疑惑道:“他们何以突然松口?”
“据说是因为听到边境战事,他们担心事态扩大影响归程,打算完成使命早日返回大明。”
“马上安排典礼,就在仁政殿里,明日接诏后寡人即刻登位,”李怿又用力强调了一句,“真正的登位。”
柳洵领命乐呵呵地去准备了,李怿回首却见尹昌年蛾眉轻蹙,低头沉思,不由开口问道:“母妃可是觉得不妥?”
尹昌年摇了摇头,道:“只是觉得有些心神不宁,王儿可否缓些时候举办大典。”
见李怿面露不解,尹昌年解释道:“我想给揽月阁送一封信,请人相助。”
“明淑姑姑?”李怿问道。
尹昌年缓缓点头,探询的看向李怿。
“不,我一刻都不想等了,寡人要做名副其实的朝鲜国王。”李怿张开双臂,仿佛要将三千里江山全部揽入怀中。
************
看着对照铜镜整理衣冠的丁寿,王廷相迟疑道:“贤弟,你可想好了?”
丁寿束紧腰间玉带,对自己打扮很是满意,轻笑道:“图穷匕首见,到了交底的时候了。”
见王廷相欲言又止,丁寿笑道:“子衡兄有事尽管明言,若是担心今日安危,可借故缺席,小弟一人应付得来。”
“愚兄既陪你走这一遭,便是同生共死,断没有独善其身的道理。”顿了一顿,王廷相又道:“只是这几日所见所闻,那李㦕之罪罄竹难书,比之桀纣隋炀也不为过,当真要助此等人复位?”
对着铜镜摆了摆表情,笑了笑,咧嘴龇出一口白牙,丁寿才道:“皇上旨意如此,即便李㦕不配为君,也要皇上下旨罢免,岂能扰乱纲常,以臣废君。”
摇了摇头,王廷相道:“话虽如此,可李㦕所为已是众叛亲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鲜臣民岂能再容他复位。”
丁寿转过身来,正视王廷相道:“朝鲜不过池河之水,能覆小船扁舟,我大明却是艨艟巨舰,一旦开进便是水溢河干,这个道理朝鲜两班应该清楚。”冷笑一声又道:“蒙元忽必烈曾言:谁家无忠臣,桀纣隋炀,虽为暴君却非无能之辈,自有其过人之处,况李㦕为王十二年者。”
王廷相哑然失笑:“就知道劝不住你。”心中谓然一叹,“为兄也只能言尽于此,只望你我不会渐行渐远,能全了这份手足之情……”
************
仁政殿,为昌德宫正殿,高大庄严,装饰华丽,这一日朝鲜众臣都以冠冕朝服,仪态庄重,李怿虽和他们站在一处,众人却是众星捧月的将他突显出来,得意至极。
相对他们,另一边一位身穿衮龙服的中年男子却是孤零零的没人搭理,脸颊消瘦且带有病态的潮红,双眼布满血丝,冷冷地看着意气鹰扬的众人。
李怿缓缓走到他的身边,众臣识趣的自动退得远远,“王兄,今日之事还要拜托了。”
男子便是被废为燕山君的李㦕,闻言冷笑道:“客气,如今我能为殿下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只盼着殿下言而有信,能保我妻平安。”
“那是自然,毕竟也是王嫂,寡人自会照拂。”
李㦕冷笑道:“连自家妻子都不得保全之人,竟作保照拂他人妻子,看来我是真的疯了,当初相信你们的鬼话。”
脸色一变,李怿恶狠狠道:“李㦕,你若能保住自家妻儿又何须求我,识相的把这出戏演完,不但王嫂,连你也未尝不得善终。”
李㦕还要反唇相讥,忽听门外唱名:“大明钦差到——”
************
丁、王二人在大汉将军的簇拥下昂首而入,哗的一声,大汉将军位列两排,王廷相与丁寿面南而立,面色肃穆。
李怿向李㦕使了个眼色,李㦕心中气苦,当日即位之时他都借故未行跪礼,没想到如今被逼逊位,却要违心下跪,形势比人强,虽万般不愿,李㦕还是上前跪倒:“臣李㦕率小邦臣工恭迎圣谕。”身后李怿及群臣尽皆跪倒。
王廷相展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朝鲜国主李㦕奏报因世子夭亡,哀恸成疾,不能理事,其弟怿既长且贤,请以国事相托……”
跪倒的李㦕拳头紧紧握住,牙齿将下唇都咬出血来,才忍住没有暴跳而起,李怿却是洋洋得意,王廷相诵读旨意语速突然加快,“经朕详查,㦕所为乃受怿之迫,李怿不遵臣道,以弟废兄,目无君父,着令锦衣卫缉拿看押。”
李怿还没没反应过来,丁寿一步上前,将他扣住,另一手扶起李㦕,笑道:“某等迟来,殿下受委屈了。”
幸福来得太快,李㦕才反应过来,感激涕零道:“皇恩厚德,小邦感激不尽。”说完这位朝鲜国主直接跪下行拜礼。
朝鲜大臣即便脑子慢的现在也反应过来了,柳顺汀大喝道:“侍卫何在,今有人劫持大王,还不救驾。”
殿下伫立的朝鲜宫廷侍卫立刻冲入,迎面正撞上丁寿带来的大汉将军,这些高大汉子皆是锦衣卫中精挑细选的大内侍卫,岂是朝鲜侍卫可比,刀光乍现,血洒宫廷,当前几人被大汉将军长刀直接斩为两截,随后其余大汉将军持刀上前,将群臣圈在了当中。
“没想到海东之地竟有人想与我天下第一卫的锦衣健儿争锋,”丁寿面对群臣冷笑道:“对天使不敬便是对皇明不敬,虽太祖有言朝鲜永不征伐,却不吝出王师以惩不臣,尔等可想妥了?”
看着大汉将军犹自滴血的长刀,朝鲜众臣噤若寒蝉,可若是让李㦕复位,以那位爷的疯狂性子朝鲜八道又是腥风血雨,如今众人不知几位能存活下来,一个个垂首不语。
生死攸关,燕山君复位其他人只是九死一生,李怿可是死的妥妥的,不顾手腕疼痛,大声喊道:“李㦕你不顾居昌夫人死活么?”
李㦕立即面露难色,他如今有挂念的只有慎妃,可若是就此功亏一篑却是可惜,爱妃与江山孰重这样的问题立即让这位朝鲜大王陷入两难。
丁寿指尖用力,李怿只觉腕疼欲断,再也发不声来,丁寿施施然道:“大君若说的是蛰居慎府的中殿娘娘,就不劳阁下费心了了。”
李怿如见鬼魅,结结巴巴道:“你……你……如何知道?”
丁寿笑得如同一只小狐狸,道:“这几日汉城府里走街串巷,倒是打听到不少消息,恰巧本使手下倒颇有潜形匿迹的人物,算算时间如今王妃娘娘恐怕快要进宫了。”
这时听得殿外又是一阵阵喧哗厮杀声,一名侍卫冲了进来,“不好了,羽林卫大将慎居弘率军哗变,攻进来了。”
李怿恨恨地一跺脚,“这些居昌慎氏余孽早就该杀个干净。”
柳顺汀一下冲了过去,抓住那侍卫肩膀道:“他们到哪了?”
那侍卫被老当益壮的柳大人晃得一阵发懵,清醒过来道:“已经杀过了进善门,马上就要到仁政门了。”
过了仁政门,便是仁政殿,这里如今群龙无首,如何抵挡,柳顺汀手脚冰冷,茫然无措,柳洵老头儿也冲了过来,大汉将军想要拦阻,丁寿摇手阻止,听着不远处的厮杀声,柳洵低声念叨:“还有时间。”
“对,还有时间。”柳顺汀反应过来,殿上明使人少,只要抢回李怿,再拿住燕山君,就能逼得叛军投鼠忌器,当年反正不就是如此么,至于得罪大明,走一步看一步吧。
呛啷一声,柳洵从侍卫身上拔出一把宝剑,看着柳老大人还有如此豪气,柳顺汀信心大增,大喝道:“逆贼燕山君勾结匪类,冒充大明天使,企图作乱,众将快将……”
“噗”的一声,柳顺汀胸口被长剑一下刺入,看着刺向自己的柳洵,吏判满脸的不解,柳洵用力,长剑没入直至剑柄,抱住柳顺汀,柳洵低声念叨:“事不可为,现在投诚还不算晚。”
放倒柳顺汀,不顾满身鲜血,柳洵向着众人大喊道:“吾等受李怿所逼,昧心屈贼,今大明皇恩浩荡,助我主复位,尔等还不顺天应人,更待何时!”
李怿被气的说不出话来,指着柳洵道:“你……你……”,丁寿可不会让他有机会毁了这大好形势,一指将他点昏了过去。
随即向着李㦕微一欠身,丁寿笑道:“殿下请下谕令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