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sss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盘盘搜小说网panpans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屏退左右,寝帐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她解下佩剑,摘下头盔,卸去了一身甲胄。今天一整天都在跋山涉水,生死恶战。忽然感到疲惫异常。此时汗水已经浸透了征袍,整个人好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这时忽然一阵怪风吹了进来,春寒料峭,吹在穆桂英身上,不由打了一个寒颤。她缩了缩身子,此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毕竟母子情深,哪有不思念的道理?想到这里就悲切万分。她自从十七岁嫁给杨宗保以来,生有两子一女,次子杨文举刚一出生,就遗失在乱军之中。家中男丁只剩下杨文广一枝独苗。如今杨文广又身陷敌营,生死未卜。若是有什么万一,她该怎么办才好?
她虽然才三十四岁,但亲手埋葬了太多杨家的人,其中也包括她的丈夫。难道今天又要给自己的儿子送终?忽然觉得眼角有些酸痛,好似有什么东西要泉涌而出。
但她马上摇了摇头,她性格坚强,几乎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打到她。这辈子只流过一次泪,那就是得到丈夫阵亡消息的时候。
思来想去,只觉得脑袋有些昏昏沉沉,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迫得她喘不过气来。不一会儿,终于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2、二路元帅穆桂英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她额头上烫得像个火炉,身子却止不住地发冷,不停地打着哆嗦。
这下把八姐九妹给急坏了。她们连忙请来郎中,为桂英看病。郎中说,穆桂英染的是卸甲风寒,一冷一热所致。再加上心里忧思过切,才导致病情加重。只要服几贴药,休息几天就没事了,但暂时不能鞍马劳顿。
果然,郎中的几贴药下去,穆桂英神志清醒了一些,但仍然感到浑身乏力,四肢上好像被绑了几块大石头似的沉重不堪。她挣扎着坐起身,见八姐九妹都守在床前。忽然想到军前还有许多事在等着她安排,不由忧心如焚。她对八姐九妹说:“快去请陈豹进来。”
不一会儿,八姐就带着陈豹来到穆桂英的寝帐。陈豹拜道:“元帅身体有恙,末将探望来迟,请元帅恕罪。”
穆桂英请他身下看座。对他说:“我桂英不才,出师不利,有负圣恩。陈总兵,依我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暂时不能领兵打仗了。我们大军到此,也不能长期按兵不动。这样白白耗费粮草不说,还会被天子怪罪师久无功。我想写份奏章,请总兵马上回京,将军情奏明万岁,速派二路元帅前来,替我领兵攻打南唐。你们意下如何?”
陈豹看了看八姐九妹,见她们没有异议,便说:“依此形势来看,也只好如此了。”
穆桂英点点头,对八姐九妹说:“二位姑妈,劳烦你们将笔墨纸砚给我递来。”
杨八姐转身去取来了文房四宝,杨九妹扶起穆桂英。穆桂英一纸公文写就,用锦缎将奏章包好,火漆封口。递给陈豹:“陈总兵,又要劳你去东京跑一趟了。”
陈豹接过奏章:“请元帅放心,末将速去速回。”
陈豹走了,穆桂英病了,杨文广被活捉了。一支五万人的南征大军,才刚踏上南唐的土地没几天,就濒临在崩溃的边缘。这似乎也在暗示着这支大军统帅层的多厄的命运。
军中事务只能暂时交由八姐九妹两人负责了。当然,除了她们,其他就再无人选了。自陈豹走后,穆桂英的病情好转得很缓慢,八姐九妹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要关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元帅的病情,前方的军情,二路大军的消息以及文广的下落,无一不是重中之重。
时间半个月过去了。这天,忽然听到山外炮响连天。八姐急忙令探子前去打探。时间不多久,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八将军,朝廷的二路元帅到了。现在正在山外扎营。”
八姐九妹心里一阵欢喜,急忙把这个好消息通报给穆元帅。经过这几天的休养,穆桂英的身子也康复了不少,只是脸色还是蜡黄蜡黄的,眼窝子也深陷着。
发邮件到<a href=mailto:发邮件到第一版主(全拼)@gmail.com她听取了八姐九妹的报告,却不想她们两个人那么欣喜,反而陷入了一阵沉默。
杨八姐问道:“桂英,二路元帅来了,难道你不高兴吗?”
穆桂英开口了:“二路元帅的大军既然已经到了,为什么不进来山口与我们会合,反而把大营安在山外?这事你们不觉得有些蹊跷吗?”
八姐九妹被她这么一点,也立马醒悟过来:“对呀,桂英你要是不说,我还真没注意这一点呢。”
穆桂英的脸色更难看了,不停地咳了起来。九妹连忙上前帮她揉着后背。穆桂英咳了一会,终于挺了下来,对八姐道:“八姑姑,烦您亲自跑一趟看看,这二路元帅到底是什么人?”
八姐领命出去打探了。过了一会儿,就看见她满脸不悦地回来了:“桂英,打听明白了。你猜这二路元帅是什么人?保证你想都想不到。”
穆桂英反问:“是高王爷,还是汝南王?”
八姐说:“都不是。这次二路军,先锋官是二太保狄虎,狄玉兰、狄玉红押运粮队,双阳公主督军,元帅竟是大太保狄龙。”
穆桂英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啊?怎么会是他们?”她愣了一会,接着问八姐:“那平西王狄青来了没有?”
八姐说:“平西王狄青征西夏去了。所以这次朝中没有其他人了,只能派狄龙出朝了。”
穆桂英叹了口气,苦笑着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看来这南征不会那么太平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穆桂英和八姐九妹对狄家讳莫如深?原因还要从南唐造反说起。豪王李青和妖道洪飞忽然进兵朱茶关,把总兵陈豹打了个措手不及。陈豹连夜进京求援。万岁得到战报,吃惊不小。当下就想在朝中拟定挂帅人选,出征西夏。这时,平西王狄青保举自己的儿子狄龙为元帅,次子狄虎为先锋。
然而由于狄龙狄虎在朝中的威望不够,遭到了相爷包拯的反对。同时天官寇准也提出,要在校场比武,能技压群雄者,方可挂帅。于是狄家没有法子,只好在校场设下擂台,挑战天下群雄。这个擂台设了三天,竟无人能赢得了狄龙。此时狄龙不禁有些得意洋洋。第四天,狄龙在赴校场的途中,骑着马耀武扬威地路过杨府。被杨府的管家杨洪喝止。原来杨家有一块太祖皇帝御赐的“闹龙匾”,匾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杨洪见狄龙过府,没有下马的意思,便死活也要把大太保从马上拉下来。狄龙根本没有将这个年迈的管家放在眼里,伸手便打了他。
杨洪受了委屈,去向老太君和穆桂英告状。但是老太君以大局为重,决定不作计较。这事传到了穆桂英的女儿,三小姐杨金花的耳朵里。杨金花虽然今年才十三岁,但她的性格与她母亲年轻时颇像,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但又怕老太君怪罪,所以和丫鬟杨排风一起,女扮男装,改名换姓地来到校场与狄龙比武。
别看杨金花年纪小,武艺可是受穆桂英的真传,一点也不含糊,竟然打败了狄龙。
但既然打败了狄龙,就要挂帅。杨金花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扔下帅印和杨排风跑了。平西王狄青也是以国事为重的人,见金花要跑,就派他的三子狄祥,四子狄昭前去阻拦。谁知狄祥狄昭恨杨金花夺了本应属于他家的帅印,竟在路上下了杀手。杨金花和杨排风无奈,只好打死了狄祥狄昭二人。事情已经闹大,杨金花不敢逗留,便跑进了府里。平西王听说两个儿子被杀,急忙带兵追赶,尾随着杨金花来到天波杨府。后来,这件事还是八贤王赵德芳亲自出面,在万岁爷面前求情给摆平了。并且保举穆桂英做了征南的大元帅。穆桂英经过着许多曲折,也不好拂八贤王的好意,只好接下了帅印。
这事尽管表面像是过去了,狄杨两家也在万岁面前握手言和。暗地里两家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尤其是双阳公主,两个儿子都死在杨家人的手里,她心里怎能不痛,怎能不恨?但比双阳公主更恨的人还有,那就是大太保狄龙,眼看就要到手的帅印被夺去了不说,还搭上了两个弟弟的性命。此时他的恨意,不比洪飞要轻。他指着天发了誓,一定要找到机会,为两个弟弟报仇雪恨。
在穆桂英的奏章送达朝廷的同时,另一份加急文书也递到了仁宗皇帝手里。
原来,西夏见南唐造反,也趁势起兵攻打环庆一线。由于西夏素来害怕狄青,天子就加封狄青为征西大元帅,带了五万人马去了西夏。而南唐的二路元帅,自然落到了狄龙头上。要是没有杨金花大闹校场打败狄龙,这个征南元帅的头衔本就是狄龙的。这时除了他,还有其他合适人选吗?再说还有双阳公主督军,肯定出不了差错。
狄龙在心里乐开了,哈哈,如今穆桂英身患重病,杨文广死活不知,我身为二路元帅,带兵到了前线,这军机大事还不是我说了算?要是能找到机会,杀了穆桂英这母子二人为我两个弟弟报仇,那真是太好了。这个念头,从汴梁开始,一路上都没有断过。
来到独脚山,狄龙远远地就望见穆桂英的营盘了。但他没打算跟穆桂英合兵一处。所以就在山外找了另一块地安顿了下来。这会儿,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按照规矩,这二路元帅应该听首路元帅的命令,除非有圣旨下来说二路帅全权指挥全军。要把全军的指挥权夺过来,就必须把穆桂英手中的帅印先想办法去诳过来。
这天,穆桂英正靠在床头,看着八姐和九妹递上来的军务文件。忽然有守卫的军兵来报:“启禀元帅,八将军,九将军。狄元帅前来探营。”
穆桂英皱了皱眉头,说:“请他进来。”
不大一会儿工夫,进来一个身高七尺,虎背熊腰,面白无须,三十岁左右的汉子。他几步走到穆桂英的卧榻前,行礼道:“穆元帅在上,狄龙这厢有礼了。”
穆桂英咳了几声,命军士看座:“狄元帅不必多礼。本帅带病之身,恕不起身相迎了。”
这时军士搬来椅子,狄龙坐下。他偷瞧了一眼穆桂英,只见她面带憔悴,气色不佳,但依然难掩其风华绝代的姿色。想来,她果然病得不轻。问道:“元帅病情,现在可有好转?”
穆桂英说:“已经轻了许多了。”
“在下这次挂帅出朝,穆元帅没有想到吧?”
穆桂英强打精神笑了笑:“我早已想到。朝中现在除了你们狄家,已经无人能再领帅印了。”
狄龙尴尬的笑道:“穆元帅这话见笑了。你们杨家,金花小姐区区十三岁的小姑娘,便能在校场上胜我。我有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啊?”
“小女少不更事,在校场上冒犯了阁下,还请勿怪。”
当然,我不怪她。但是她犯下的杀孽,我都会让你一个人来偿还的。“穆元帅哪里话?如今狄杨两家重修旧好,还提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做什么?”
穆桂英点头说:“狄元帅真是海涵。本帅的身体暂时不见痊愈,军中的事务,要多劳你费心了。”
哼!干脆把你的帅印给我,我会好好费心的。“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请穆元帅安心养病就是。对了,现在可有文广的消息?”
“全无音信。”穆桂英说完,神色更加黯然了。
他要是死了才好,免得我亲自动手。这样一来,我只要对付你一个人就可以了。“文广他定不会有事,请穆元帅宽心。”
“唉,但愿如此。”
“既然在下来了,就算拼尽全力,也会把文广救出来的。”
“难得狄元帅如此重情重义,果然是忠良之后。”
“只是,在下这次出朝,只带了两万人马,攻城拔寨根本不够用。穆元帅你看,将你的帅印暂时借给我用,你的五万人马也暂时归我调遣。等贵体康复,在下再将帅印双手奉还,如何?”
穆桂英盯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果然这小子不安好心,借着探病的名头,实际上是来要印的。我若是不肯,他必然要动怒。现在他要是动起武来,我怕在我这军中,没人可以挡得住他。怎么办?对,先给他来个缓兵之计:“狄元帅,这统帅全军,非同儿戏。行军打仗,需要的是智勇双全。我是没见过你打仗,也不知道你到底有几斤几两。我看这样吧,你若是打下了朱茶关,我就把帅印给你,这样我才放心,士兵们才能服你。”
狄龙“腾”地站起身来:“好,穆元帅,就依你说的办。我明天就去叩关,到时候我要是打下了朱茶关,你可别说又不给了。”
穆桂英憔悴的脸上忽然又变得冷若冰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狄龙听她说完,连告辞的话也没说,就转身走了出去。八姐望着他的背影,嘀咕着骂道:“什么人呀?一点礼貌都没有。”
九妹来到穆桂英身边,担忧地问:“穆元帅,要是真被他打下朱茶关了怎么办?”
穆桂英闭上眼睛,神定气闲地说:“他打不下来。”
3、进狄营这几天,朱茶关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吴金定看上杨文广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太大惊小怪的,毕竟两个人年纪相仿,而且郎才女貌。没有比这再登对的事情了。何况,当年吴琨是占山为王的强盗,被豪王李青收服,派他来镇守朱茶关。他心里明白,李青是个好战嗜杀,反复无常的人,本不愿帮助他,但是无奈李青势大,只要动个手指就能把他捏死。无奈之下,只好在南唐做了官。
这父女两人,早就有了弃暗投明的念头,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如今,他们活捉了宋将杨文广,正好借他之口,献关投宋。如果能把吴金定再许配给他,那真是再好也没有的事情了。
父女二人把杨文广绑到帅堂之上。吴金定亲自为他松了绑。
这下杨文广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要杀便杀,别给小爷我玩什么花样。”
吴琨说:“这位小将,今天把你叫来,我有一事相商。”
“何事?”
“我父女二人有心归宋,但恐怕穆元帅疑我是诈降之计,不肯收纳。因此想请小将军去宋营,向穆元帅说明缘由。我父女二女愿献关投降。”</p>